通过调控T细胞共刺激分子抑制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目的:探究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性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对11例外动脉血栓病人在DSA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选择性动脉穿刺置管、注入尿激酶溶栓。结果:本组平均溶栓时间3.2小时,尿激酶平均用量50万单位,7例血管完全开通,4例血管部分开通。结论:外周动脉血栓分子量的介入性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动脉血栓闭塞性疾病优选方法。”
“血管损伤是慢性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抗血管损伤角度寻求有确切疗效的防治慢性肺心病药物已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高度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基于抗血管损伤的防治慢性肺心病药物,如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一氧化氮、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以及抗血管损伤的方法如内皮祖细胞移植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selleckchem“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动态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和心绞痛(AP)36例患者(冠心病组)血浆β-EP、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射血分数(LVEF)测定,临床心功能评定。其结果与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AKT 抑制剂组(C组)比较。结果冠心病组AMI发病、AP入院发作后12、24、48、96h及7d血β-EP、cTnT、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均于12h内开始升高,24h达峰值,7d内逐渐下降;三项指标均随心功能不全升级而升高。血β-EP与cTnT、CK-MB水平及LVEDD、LVESD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LVEF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β-EP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急性事件和心功能状况的辅助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