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灶能否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靶器官是否有合适的转移前微环境。肝脏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第一是肿瘤原发灶对肝脏原有细胞的功能改造;第二是对非肝脏原有细胞的募集,主要为骨髓来源的细胞。近年发现与肿瘤增殖及转移关系密切的一类细胞被称为“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MDSCs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主要分为单核细胞性髓源抑制细胞(M-MDSCSs)及抑制剂粒细胞性髓源抑制细胞(PMN-MDSCs)。CXCL1与CXCL2均为趋化因子家族成员,早期研究发现两者作为趋化中性粒细胞的重要因子,通过结合靶细胞上的CXCR2受体发挥作用。而MDSCs主要通过其膜受体CXCR2与配体的结合被趋化。因此,肝脏高表达CXCL1或CXCL2可能是肝脏中PMN-MDSCs含量升高的原因之一。肝星形细胞是肝脏主要selleck化学药品的间质细胞,分为静息态和激活态。在正常肝脏中肝星形细胞为静息态,在炎症等刺激因子的作用下,肝星形细胞会转化为激活态。激活的肝星形细胞在肝转移前微环境形成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细胞外基质转化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目前激活的肝星形细胞在结肠癌肝转移前微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项目着重研究结肠癌中肝星形细胞的激活对PMN-MDSCs募集至肝EPZ015666化学结构脏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研究方案1.研究MDSCs与非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关系收集南方医院30例Ⅰ/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分析比较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DSCs及其两种亚群含量的高低。分析TCGA数据库结直肠癌数据,讨论MDSCs浸润与临床预后关系。2.分析结肠癌转移前肝脏中MDSCs的含量构建小鼠原位结肠癌种植瘤模型,对照组予不含细胞的RPMI-1640培养基做局部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