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鉴定出19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3个为上调基因,146个为下调基因;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与胶原蛋白分解代谢过程、细胞外基质分解、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碳酸氢盐运输、一碳代谢过程、矿物质吸收、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G418细胞系0和氮代谢通路等生物学过程;MCODE分析、生存分析和ROC诊断共发现3个基因分别为BGN、COL1A2和TIMP1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在肿瘤组织中的异常高表达与患者较差的生存期呈正相关,GSE21510的验证结果与GSE106582的分析结果相同。本研Tanespimycin花费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RC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挖掘,从基因水平探讨CRC潜在的发病机制、肿瘤标志物的及患者预后分子的筛选,以及可能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基础。
传统的结直肠癌诊断方式无法在非侵入性操作下对患者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一定程度上购买CAL-101限制了结直肠癌治疗策略的发展。液体活检技术中针对外泌体的检测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测手段之一,而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重要的通讯媒介,包裹着微RNA(miRNA)等成分携带大量的遗传信息,亦是检测探针的理想运送工具,可能成为结直肠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或检测载体。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外泌体miRNA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